永恒的精神旗帜红旗渠

首页    话 题-红旗渠征文    永恒的精神旗帜红旗渠

 中经物业中关村公馆  刘可平     

在悠远绵长的《定叫山河换新装》歌声里,我们结束了为期三天的红色之旅。车厢内,伴随着全队人动情的吟唱,我的思绪飘飞回那激情似火,荡气回肠的修渠时代,耳边依然回荡着几十年前那艰苦岁月的动人故事……

林县千百年来饱受着缺水的苦难,多少人因为水卖儿卖女,多少人因为水离乡背井,又有多少人,为了水,家破人亡。在红旗渠纪念馆里我们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---”旱魔喋血”,故事描述的是一位年迈的老公公为了能让家人过个好年,天不亮,就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取水,只到傍晚才回。新过门的儿媳妇出门迎接,不小心打翻了水罐,第二天,儿媳妇因愧疚悬梁自尽。导游娓娓的述说、馆内泥塑的情景再现无不让我深切感受着当时人民的悲苦与无奈。

1960年,林县终于迎来了希望,看到了曙光,杨贵书记提出 “用林县人民勤劳的双手,重新安排林县河山”的誓言,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,从山西省把漳河水引入林县,并给这条渠取名为”红旗渠”。 红旗渠的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,修渠工程浩大,施工环境恶劣,技术装备简陋。20万林县人民克服种种困难,在太行山上劈山开石,架起157个渡槽,打通211个隧道,历时十年,终于完成了整个修渠工程,林县人民依靠双手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!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,如同”人工天河”纵贯林县全境。它的建成,结束了林县”水贵如油”的历史,大大改善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,还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一大观景。

红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在四十年前的太行山深处,面对险峻的太行山,面对缺衣少食的困难,面对巨大的体力劳动,数十万林县人民靠什么完成了这举世瞩目的巨作?对,就是让我感悟至深的”无私奉献”精神!他们不计个人得失,不求任何回报,全心、全意、全力奉献着自己的汗水、泪水、青春甚至生命。如果你到过红旗渠纪念馆,你会看到一张当时庆功大会的照片,所有的劳模手中抱着一张薄薄的奖状,幸福满足的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。十年,十年的艰辛付出,一张薄薄的奖状他们就心满意足了。从他们朴实的笑容里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那种喜悦,那种荣耀,这是那代人身上最闪亮的一种品质。

我在景区买了一本《红旗渠》的小人书,红旗渠的所有故事其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,人是要有精神信念的支撑的,有了信念就可以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,就可以超越自己,充分发挥的潜能,甚至创造奇迹。无论到了什么时候,无论我们身处在怎样的环境里,我们都不应该忘记红旗渠,不应该忘记那代人,让那些父辈们所缔造的奇迹和旗帜永远激励着我们的人生。

 


悦读